如果說"七成雇主不願意支付高薪延攬人才",人才到了一定水準,就會自己找出路,這是必然現象. 我這沒唸太多書的也知道. 用不著別人來努力挖角.
【經濟日報╱林淑媛】 | 2007.09.12 04:05 am |
前中研院經濟所所長管中閔曾經很感慨地說: 「真擔心台灣的高級人力會被挖光! 」
很不幸,一個知識分子的憂心,剛好呼應萬寶華昨天公布的數據,台灣已連續五季成為亞太地區人力需求最弱的國家,而國內更有七成雇主不願意支付高薪延攬人才。
讓人氣餒的是,低階勞工面對結構型失業的困境,高階勞工卻因無法在台灣得到相對報酬而被迫遠離家園,兩極化的狀況,反映著相同無奈的處境。
香港大學即將改制四年,求才若渴,打出各項優惠,吸引著台灣學術界;新加坡更是祭出三倍以上的高薪,頻頻向我國知識精英招手,大陸挾著日正當中的政經實 力,不僅科技人力大量隨產業外移遷居大陸,連學術界也掀起「西進風」,財經重量級學者巫和懋、霍德明等,都已應聘到北京大學,「良禽擇良木而居」。
這些知識精英,維繫台灣競爭力於不墜,過去引以自豪的「經濟奇蹟」,憑藉的就是人力資本,然而,這幾年無聲無息,悄然進行的高階人力集體外移,對台灣經濟 的斲傷,更勝生產基地外移。因為舊產業外移,充沛的知識還可以創造新的產業支撐,但若連「腦」也外移了,台灣就沒有翻身的機會。
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,誓言要成為亞太教育中心,這樣的雄心遠志,能否讓正在為「入聯」、「返聯」高舉戰旗的朝野政客汗顏?
【2007/09/12 經濟日報】 @ http://udn.com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